2009年2月2日 星期一

紅包理財增財商


【記者楊曉芳/台北報導】

西方小朋友期待耶誕老公公的禮物,華人小朋友期待則是過新年長輩們給的紅包。

一份別具意義的耶誕禮物成了小朋友成長過程中的好朋友,善用紅包小朋友一點一滴便提高財商(FQ)能力,多年流傳的傳統對小朋友的成長都是既快樂又有價值成長經歷。理財名人孫蘭英便認為小孩的紅包是教育「儲存」觀念的重要財商教材。

紅包就是拿來儲蓄。孫蘭英指出,年節紅包是小錢,但善加利用,這筆小錢的教育意義即大。孫蘭英說,「家長把小孩的紅包拿來還房貸,幾萬元的紅包相對於幾百萬元的房貸,不論是本金、利息助益都不大,但若將之用來教育小孩從小有儲存的習慣,長年下來除了讓小孩感受到錢存下來會便大,最重要便是建立小孩有為未來作準備的觀念,這些理財智商都勝過幾萬元貢獻在房貸上的挹注。」

紅包當FQ教材隨年齡而不同,孫蘭英認為用紅包作為小孩財商教育重要教材,也隨著小孩的年齡階段而不同。

小學生---保險,存在無形的保障中小學以下,建立「存」有形無形資產、記帳習慣在小學以下的小孩,就是只給小孩「存」的觀念,像是錢家有個讀小學的錢小妹,紅包可拿一半來買保險;保險是家庭理財第一階段,錢爸錢媽該讓錢小妹知道,「存」除了存在存摺裡,也存在無形的保障中。孫蘭英建議家長,要為小孩的紅包列清單,記載誰給的、給多少、最後加總是多少,讓小孩對金錢收支也養成有記帳的習慣,每年重新記帳時,小孩也看地到「利息」效果,感受到存錢是可以讓錢變大。

中學生---消費,充分討論彈性交給孩子國中時期,不夠理解消費,但可討論,由家長決定到了國中階段的小孩,會開始有消費購物的想法,此時建議讓小孩寫下購物清單,並和小孩討論在扣除保險、儲蓄之後,可買什麼禮物,消費要由家長決定。高中時期,可理解、可討論,彈性由小孩決定到了高中階段的小孩,對花錢、存錢除了有一定理解能力,也想要自主性,家長可和小孩討論要怎麼花錢,並彈性由小孩自己決定消費。

大學生---理財,可開始定期投資基金大學時期,除了存錢、花錢、買保險之外,也到了可申請信用卡等金融貨幣的年紀,錢二哥當上大學新鮮人沒多久,此時,錢爸錢媽可和錢二哥討論「理債」、「理財」。

建議家長,可開始為家中的大學生購買基金,用長年存下來的錢,考量日後收支能力,選擇定期定額或單筆投資。建議首選中度風險的全球性、主題性的基金。

【2009-01-24/聯合晚報/B1版/周末M家族】